当在热点新闻中听闻了数则女性乘车被害的惨剧后,不难发现在早已蓬勃发展的共享经济时代,人性的问题终究要归平台来管。因此,回到货拉拉身上,以上所有问题大体都可以归咎为,货拉拉是否能管得住司机?货拉拉作为一个起源于香港的“互联网 + 物流”城配企业,凭借 C 端做宅配,B 端做商配的商业战略,在 2014 年底迅速占领了内地市场同城货运市场。5 亿美金融资的货拉拉也传出其 F 轮融资金额达到 15 亿美金,并且本轮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,融资后,货拉拉估值超过 100 亿美元,是不折不扣的超级独角兽。过去年里货拉拉行事低调,却一直在疯狂扩张。把问题放在台面上来说,货拉拉明显还太“年轻”,仍处于粗犷发展的阶段。
除了在货物运输中存在的超重运输,也曾有网友遇到“打不到车,却打到货拉拉”的情况。对于“人货混装”的现象,张师傅认为,其原因在于货拉拉的运费规则。“货拉拉在5公里内的都是起步价30元,而滴滴根据实际行驶路程计价,如果遇上堵车、长时间等待的情况,坐货拉拉比滴滴的价格更划算。备受资本“青睐”的货拉拉,在“互联网+物流”领域也具有代表性。截至2020年11月,货拉拉业务范围已覆盖中国大陆352座城市,平台月活司机48万人,月活用户达720万人。随着业务的扩张,货拉拉近年来却在全国多地吃过不少“罚单”。而2019年,货拉拉因车身上的违法经营性广告被上海执法部门责令整改。在近期的用户跳车事件中,网络货运平台的责任界定也引发公众讨论。
在货拉拉严肃声明后,到了下雨天,网友们特别开心地表示,打到了货拉拉,真香啊。心思单纯又笔直的你也许想给货拉拉一条热心的建议,平台怎么会没有自查货运车载客的方式呢?装个录音录像设备不就知道了嘛?再不济在app里开下录音功能也可以啊!如果能听到你这个建议,货拉拉会在心里对你翻一个大白眼,“我为啥要知道呢”。
不过在笔者看来,滴滴的这个例子对货拉拉来说并无多大借鉴意义,原因就在于,货拉拉的司机提供的是货物运输服务,而非旅客运输服务。换句话说,运货和运人,服务标准应该是存在差别的。3作了如下规定:“阁下理解货拉拉及货拉拉软件是仅为普通货物提供运输信息的平台,阁下不得要求运输服务提供方提供任何形式的非货运服务。自始自终,货拉拉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货物运输的中介平台,只是提供运货服务,不提供载客服务。也正是如此,货拉拉上的司机会有一些与载客服务相匹配的服务,比如说在APP里有关键节点的拍摄上传,从而减少纠纷产生。
滴滴货运、快狗打车等竞品平台蓄势待发,带资进场。有消息称,货拉拉有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进行IPO,目标估值300亿美元。显然,在竞争蓝海、驰骋资本市场之前,有更迫切的问题,需要货拉拉去解决。